近期太懶,將舊文貼上來,不為甚麼,志在提醒自己。要努力了。
﹣﹣﹣﹣﹣﹣﹣﹣﹣﹣﹣﹣﹣﹣﹣﹣﹣﹣﹣﹣﹣﹣﹣﹣﹣﹣﹣﹣﹣﹣﹣﹣﹣﹣﹣﹣﹣﹣﹣﹣﹣﹣﹣﹣﹣﹣﹣﹣﹣﹣﹣﹣﹣﹣
滯留狀態下重新出發
/ 黃志輝
看的是導演版的《父子》,片長160分鐘。導演譚家明在訪問中提到,對他這個原創者來說,這160分鐘是刪無可刪的了。而作為一個觀眾(我先是一個觀眾,然後才是評論者)的我,縱使覺得電影太長,仍然尊重,那是他應有的創作權利。
既然160分鐘是導演有意識的抉擇,那必定有其內在原由和創作上的需要。
電影的主線就在父(郭富城)、母(楊采妮)和子(吳景滔)三人的關係上,而以人物關係而論,基本上可以將電影分成上下兩部份,上半部份主要以郭富城與楊采妮為敘事主軸,下半部則著力於郭富城與吳景滔的父子關係。
這個接近兩小時的下半部份,雖然有很多不同的事件,但基本主調就是描寫這兩父子之間既愛又恨的關係。面對生命的困境,父親想盡力面對卻不得其法,兒子跟著父親這個生命中唯一的支點,重複又重複地遭遇挫敗,形成一種膠著狀態。如果導演的目的是要描述這種膠著狀態,那他是成功的。
相對於譚家明的其他前作,《父子》是以以一個較為抽離及冷靜的角度去講故事。緩慢而平靜的節奏,跟時下的香港電影十分不同,反而跟一些日本電影氣味相投。類似循環的敘事結構,加上緩慢的步伐,令電影滲透出一種滯留意識。父子兩人相濡以沫,但也互相傷害,二人的關係逐步進入死胡同。
由是觀之,導演這樣努力維護160分鐘的電影長度,可能是企圖以實際的電影時間,來營造二人面對的這種滯留狀態
《父子》作為一部二十一世紀的香港電影,可能有不可言傳的重要意義。電影中的馬來西亞其實就是香港的反照,尤其是97年後經濟衰退、發展滯後的香港。在香港成為一個極速經濟型社會的九十年代,眾人忙於應付經濟成長帶來的美好,已沒有餘力去關注家庭。只有在一切回歸到基本的後九七時代,香港無能男才曉得回家養傷。
事實上,落泊男兒的形象一直存在於香港電影,常見於香港寫實主義的傳統中,往上追溯可以至五、六十年代張活游、吳楚帆的家庭倫理電影,亦連結到八十年代的《父子情》。遠一點,更可再追溯到意大利新寫實主義的影響。
《父子》中的窩囊父親,是一個以本能行事的低下層男子。因為香港電影歷史發展如是,無能男這種香港的男性形象,常常借助現代江湖古惑仔的身份而存在,化身為「華Dee」那種草根人物,在不同的黑幫電影中展示其悲慘生活。
《父子》的低下層無能男,脫去古惑仔的華麗外衣,踏實地做一個父親(雖然窩囊),專注地、努力地去維繫一個核心家庭而不果,繼而努力地去維繫父子關係亦不果。香港電影成長之後,一直專心於為英雄立傳,《父子》的出現,會否代表香港電影重新關注低下層的草根庶民?
1 則留言:
楊采妮媽媽呢?電影沒看過,但楊太揚了吧?
發佈留言